補償器種類有軸向型、橫向型和角向型等,不同補償器種類對于補償器兩側固定支架的設計安裝要求不同:
一、軸向型補償器兩側固定支架的設計安裝要求
1、安裝軸向型補償器的管段,在管道的盲端、彎頭、變截面處,裝有截止閥或減壓閥的部位及側支管線進入主管線入口處,要設置主固定支架。主固定支架要考慮波紋管靜壓推力及變形彈性力的作用。
管道上述部位外,可設置中間固定支架。中間固定支架可不考慮壓力推力的作用。
2、在管段的兩個固定支架之間,僅能設置一個軸向型補償器。
3、固定管架和導向管架的分布:補償器一端應靠近固定管架,若過長則要按一導向架的設置要求設置導向架,其它導向架的間距需要計算。
當補償器壓縮變形時,此管段管道壓力(MPa)與對應于波紋管平均直徑的面積(cm²)的乘積需加上補償器軸向剛度(N/mm)與補償器額度位移量(mm)的乘積;拉伸變形時,此管段管道壓力(MPa)與對應于波紋管平均直徑的面積(cm²)的乘積需減去補償器軸向剛度(N/mm)與補償器額度位移量(mm)的乘積。當管道壁厚按標準壁厚設計時,導向間距可按有關標準選取。
二、橫向型及角向型補償器兩側固定支架的設計安裝要求
1、裝在管道彎頭附近的橫向型補償器,兩端各設一導向支座,其中一個是平面導向管座,其上、下活動間隙需計算。
2、角向型補償器需兩個或三個一組配套使用,用以吸收管道的橫向位移,對Z形和L形管段兩個固定支架之間,只允許安裝一個橫向型補償器或一組角向型補償器。此時平面鉸鏈補償器的軸線垂直于彎曲管段形成的平面(萬向鉸鏈補償器不受此限定)。
裝有一組補償器的管段,其平面導向架的間隙需計算。但是補償器長度L應為兩補償器鉸鏈軸之間的距離,不包括L長度在內的垂直管段的熱膨脹量(mm)△X是整個垂直管段的熱膨脹量。
3、補償器兩側固定支架應接近補償器,支架的型式應使補償器能定向運動。
直埋式補償器有什么作用?
直埋式補償器用于供暖管道,埋于地下,其作用是補償直埋管道的軸向位移,與其作用一樣,位置相對的無約束補償器用于架空管道。這兩種波紋補償器的使用因地制宜,具有補償量大,使用時間長的特點。
直埋式補償器的組焊過程:
1.波紋管直邊段內外徑的尺寸應符合GB1804中H12級要求。
2.波紋補償器與管道(或設備)的連接法蘭和端管的尺寸及技術要求應符合相應的標準。端管連接時,兩端管口應開30度±2.5度的坡口。
3.波紋補償器的端管為鋼板卷制電焊管時,端管的外接端四周長公差和圓度公差應符合公差表。
4.波紋管與端管(或法蘭)等相連的環焊縫應采用鎢氬弧焊或熔化氬弧焊,波紋管單層壁厚大于2mm時可采用電弧焊。
5.組裝波紋補償器時應對波紋管采取保護措施,防止電弧燒穿波紋管和焊渣飛濺到波紋管上。膨脹節(補償器)部位的焊縫不得有裂紋、氣孔、夾渣等,咬邊不得大于0.5mm.
6.波紋補償器承壓焊縫焊完后,應對承壓焊縫進行壓力試驗,試驗壓力為設計壓力的1.5倍。根據膨脹節(補償器)的容積大小,保壓10-30min,檢查膨脹節(補償器)部位有無滲漏,受壓時波距與受壓前波距之比不超過1.15。
7.補償器組焊后應進行外觀和幾何尺寸的檢驗。補償器兩端面同軸度公差;當公稱通徑小于等于500mm時,為5mm;當公稱通徑大于500mm時,為公稱通徑的0.01,且小于等于10mm。補償器兩端面與主軸線垂直度公差為公稱通徑的0.01,且小于等于3mm。膨脹節(補償器)出廠前的檢驗主要有上述的外觀檢查、幾何尺寸檢查和壓力檢驗。對有特殊要求的膨脹節(補償器),可根據使用工況、工藝要求等,按供需雙方協議進行其它方法的檢驗,如氣密性試驗。